close
這是我第一次的大阪京都行.時間正好是日本的年假 (1月1日 -1月6日).
真的沒想到日本的年假人潮是如此的洶湧,彷彿所有的日本人都出來了, 的確給了我一個震撼教育.
雖然有許多的小店都休息 (如錦市場),也沒有春櫻秋楓,但是仍然滿好玩的,畢竟大阪京都有許許多多吸引人的特色.
感覺上關西人比起東京人要來的直接,少了些偽裝。穿著也沒那麼講究,在地鐵上也沒有那麼安靜。
美食的垂手可得,找到乾淨又便宜的旅館,以及比東京便宜的物價,真讓人想多待些日子.
日本的自助旅行就是方便,我常說: ”日本人已經幫你想好了”。從交通工具的銜接,地下道的設計, 小到所有景點的指示,都很清楚。加上無所不在的餐廳,實在讓人想一來再來。
至於挑戰嗎,唯一難找的通常是從車站到旅館; 唯一要練習的大概就是腳力; 唯一要動腦的就是車站裡分辨東西南北的能力。
好了, 來記錄我的足跡, 以及一些觀察吧!
第一,二天用的是阪急二日卷, Y1200。用這張可以連續兩天去玩京都的景點,是住大阪玩京都的首選票券之一。
第一天從大阪的阪急梅田到京都的河原町約45分鐘, 然後轉5號公車到銀閣寺.
京都河原町一大早就擠滿人.
從公車下車的地方,走一條長長的商店街,才能到銀閣寺。新年的人潮很多喔!
銀閣寺屬於臨濟宗相國寺派,是東山文化的代表性寺院,山號東山,由室町幕府第8代将軍足利義政建於1482年,正式名稱為慈照寺。
因為足利義政在寺院內建了一座觀音殿,這座觀音殿又稱作銀閣,所以包含觀音殿在內的全體寺院俗稱「銀閣寺」。雖被稱為銀閣寺,但不像有數層金箔裝飾的金閣寺,銀閣寺並沒有使用銀箔。
喜歡銀閣寺寧靜的感覺。
美麗的銀閣寺,其庭園可分為山上和山下兩個區域。山上是以白石舖成的枯山水庭園,山下則是以錦鏡池為中心的池泉迴遊式庭園景觀。順著庭園間的小徑,一路散步到後山,不只欣賞到園匠用心栽培的花木,還有閃爍在陽光下的苔園,還可以一覽整個銀閣寺的全景。
從銀閣寺逛完出來,選擇了走哲學之道,一路走到南禪寺。
這裡要是有櫻花,一定很美,但是現在只有枯木和關了的店.1.5KM走起來也是蠻累的.
先遇到永觀堂, 是賞楓景點
南禪寺的規模很大,在所有日本禪寺中位置最高等級,被列為京都五山及鐮倉五山之上,享有特別待遇,也是五山文學的中心,歷代住持更是由當時最傑出、在日本文化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禪僧擔任。
三門也是算壯觀的.三門前的石頭燈籠高6公尺,以日本第一大石燈聞名。
南禪寺方丈
咦! 佛門聖地怎麼能讓你亂闖進來!
看完銀閣寺和南禪寺,一般人也該休息了。
吃了個大阪燒 "お好み焼 禅" 之後,發現又有力氣繼續下一段,決定走到平安神宮.
往平安神宮一路上都有許多的茶屋, 一個人走,比較沒興致去享受.
看到平安神宮了
1868年7月,江戶改名為東京,同年9月年號由慶應改為明治。
自794年平安遷都以來,長達1074年是日本政治及經濟中心的京都,人口開始逐漸減少,產生嚴重危機。
京都市民為了振興京都,決定建設平安時代的「太極殿」以及供奉開創平安朝的桓武天皇的「平安神宮」.
其實跟東京的明治神宮的佈局滿像的。
正殿後面的寬闊庭院「神苑」,是賞花的好地方,但是今天太累了,加上人超級多,就放棄了.
在回去河原町的公車站,發現有去二條城的公車,就跳上去想看看二條城,結果它三點就關門了.只好照照外面的城牆.
這也提醒我別貪心,慢慢玩才是正道.
二條城原為織田信長所建,後為豐臣秀吉所繼承,因戰亂而毀。現存的二條城是1601年徳川家康作為保衛京都御所(皇宮) 以及提供德川家族上洛時的住宿而重建,至今已有400年歷史。
公車上照到八坂神社的人潮, 還好我今天沒去. 等到1月6日星期一人少些再去.
晚餐在河原町的魚心壽司,超大的壽司補足了一天的體力,真是好吃.新年期間還要加價10%.
不過能不排隊就吃到,已經很幸運了.
接下來的日子我又去了道頓堀的魚心,就沒這家好吃了.
第一次一個人旅遊的第一天,別看沒有幾張相片,京都真的很大,走起來很累,但是這幾個地方都蠻值得一看的。
第二天我繼續用阪急二日卷去遊嵐山,見下一篇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